2025年9月,十九架俄罗斯无人机在空袭乌克兰时意外闯入波兰领空。
北约多架战机紧急升空拦截,击落了至少三到四架无人机。
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首次直接对俄罗斯军事装备采取实质性军事行动。
波兰政府反应迅速,将此事定性为“史无前例的侵犯”和“侵略行为”。
波兰总理图斯克甚至直言,这是波兰“自二战以来最接近战争的一刻”。
波兰随即依据《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请求启动北约紧急磋商机制。
俄罗斯国防部迅速回应,称越界事件纯属技术故障导致的意外,强调其使用的无人机最大飞行距离不超过700公里,“物理上不可能”飞到波兰,并表示未计划打击波兰境内目标。
俄方还主动提出与波兰国防部进行磋商。
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波兰防空系统能快速反应,部分原因是接收到了来自白俄罗斯的空中雷达信息。
白俄罗斯作为俄罗斯的传统亲密军事盟友,此举被解读为试图划清边界,不愿在冲突升级之际被拖入与北约的直接对抗。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敏锐地抓住这一契机。 他宣称“这不是意外,这是俄罗斯在试探北约”,并呼吁北约更深度介入冲突,甚至建议将此类越境事件直接定义为攻击行为。
乌方的逻辑很清晰,希望借此推动北约调整规则,加强对乌克兰的支持,甚至直接参与冲突。
若北约采纳乌克兰的建议,意味着任何俄罗斯飞行器进入北约领空都可能触发集体防御机制,俄乌冲突可能升级为俄罗斯与33个北约成员国的全面对抗,形成“1对33”的局面。
然而,北约内部的反应并非铁板一块。 尽管北约出动战机为波兰撑腰,但在政治和外交层面,其官方表态倾向于“降温处理”。
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明确表示,这起无人机事件“并不构成袭击”,也没有任何部队调整计划。
这表明,虽然波兰希望将事件上升为“集体安全事件”,但北约主要国家目前并不愿为此与俄罗斯开启全面军事对抗。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态度发生了显著转变。
他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直言,对普京的耐心“正在耗尽,而且是快速耗尽”。 这一表态与他此前相对亲俄、主张与普京对话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特朗普态度转变的背后有多重原因。 自上月在阿拉斯加与普京举行非正式会晤以来,俄方对特朗普推动的乌克兰和平谈判几乎毫无兴趣。
俄罗斯不仅持续发动军事行动,无人机闯入波兰领空更是加剧了局势紧张。 此外,特朗普也面临共和党内部的巨大压力。
党内人士罕见一致地批评他,爱荷华州参议员乔尼·恩斯特称“特朗普总统确实努力为和平创造机会,但现在普京正在玩弄他”。
普京在与特朗普的会谈中提出了四条停战条件:乌克兰军队全部撤出顿巴斯;俄军冻结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现有接触线。
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不接受西方国家在乌克兰境内部署地面维和部队。 这些条件每一条都堪称底线,并非“讨价还价”。
战场上的情况同样复杂。 自冲突爆发以来,已有来自多个国家的雇佣军参与乌克兰战事。
据俄媒报道,目前有来自84个国家的13,387名外国雇佣兵进入了乌克兰参与作战。
这些雇佣兵被部署在前线地区,用于填补防线漏洞或参与局部作战。
其中,来自墨西哥的雇佣军结局异常惨烈。 他们被部署在乌军第25空降旅,随后遭到俄军FAB-1500滑翔制导炸弹的精准打击,驻扎点被彻底摧毁,几乎无人幸存。
这反映了乌克兰兵力的严重匮乏,不得不降低招募门槛,甚至转向拉美等地寻找替代兵源。
面对紧张局势,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将派遣高级代表团参加于9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二届香山论坛。
这个由中国主办、聚焦全球安全治理议题的国际会议,吸引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防务高官参会。
论坛以“共护国际秩序,共促和平发展”为宗旨,议题涵盖全球安全治理、亚太区域合作等热点话题。
对俄罗斯而言,此次论坛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外交突围机会。
借助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契机,俄方可以强调其作为二战胜利国的历史地位,同时将乌克兰危机置于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框架下进行讨论,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
作为回应,北约宣布启动“东方哨兵”行动以强化欧洲东翼防御态势。 这项行动将整合丹麦、法国、英国、德国等多个盟友的军事资源。
法国已宣布派遣3架“阵风”战斗机增强波兰领空防御,德国也决定为加强波兰空防作出贡献。
当地时间9月14日,波兰国家安全局宣布,总统纳夫罗茨基已签署关于同意北约成员国军队驻扎波兰领土的决议。
此次部署将成为北约“东方哨兵”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天配资平台,国内股票配资,配资炒股评测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