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王毅外交部长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了电话。这通电话对双方来说显得相当及时且必要,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成果,但背后却充满了矛盾。
王毅明确指出,中美两国必须坚持领导人之间的共识,认真落实这些共识。然而,他也提到,美国近期的一些做法损害了中国的利益,特别是一些言论和举措对中美关系不利,还涉及到中国的内政干预,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王毅提醒美国必须保持谨慎,避免冲动。
然而,就在王毅与鲁比奥通话的前一天,9月9日,特朗普与欧盟制裁事务特使奥沙利文进行了通话,特朗普要求欧盟对中国和印度的商品征收最高100%的惩罚性关税。据媒体报道,这一提议源于中国和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这使得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占全球30%以上。特朗普政府的意图是通过这一措施对俄罗斯施压,迫使俄罗斯总统普京结束俄乌冲突。然而,王毅的警告似乎并未起到效果。不到两天后,美国政府就进一步扩大战线,开始向七国集团施压,要求对中国和印度加征50%至100%的关税,甚至计划在9月12日的G7财长会议上讨论这一议题。
展开剩余79%特朗普的举动显然带有急迫感。他认为,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美国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令人担忧。中美经济的差距越来越小,预计到2028年,中国的GDP将超越美国,这让美国感到不安。特朗普这次的策略与以往不同,他不仅仅是单独行动,而是试图联合欧盟和G7一起施压,将原本的“单打独斗”转变成“群体施压”。
不过,欧盟对此持谨慎态度。由于欧盟是由27个成员国组成,任何制裁行动必须得到全体成员的同意,决策过程极其复杂。很多欧盟国家担心,对中国和印度征收高额关税会直接影响到自身经济,特别是中国和印度是欧盟的重要贸易伙伴,双方的贸易往来数额庞大。如果真的对这些国家征收100%关税,欧盟企业将遭遇重创。而且,欧盟目前还在积极与印度推进贸易协议,想进一步加强与印度的合作。因此,欧盟的立场是表面上可能会同意,但实际行动上可能会拖延,甚至只进行象征性的小幅度加税。
特朗普的目的是通过制裁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打击俄罗斯的经济,同时也达到遏制中国的战略目的。中国和印度购买了俄罗斯大量的石油,成为俄罗斯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特朗普希望通过对中印加税,间接对俄罗斯施压。然而,有分析认为,特朗普实际上是在借制裁俄罗斯的名义,试图联合欧美和日本对中国实施更严厉的制裁。
对于印度来说,处境显得较为尴尬。特朗普在9月9日表示,美国正在与印度进行贸易谈判,并计划在几周内与印度总理莫迪会面。然而,紧接着,美国却将印度也列为制裁目标,这显示出印度在美国战略中的角色是可利用的工具,一旦不需要,就会被抛弃。实际上,因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美国已经对印度的商品加征了50%的关税,导致两国关系日益紧张。
日本则面临两难选择。尽管日本和中国的政治关系并不友好,但在经济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日本支持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可能会对自身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日本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将对整个局势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可能会导致全球经济的连锁反应。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将逐渐减少,发达国家的产品价格将上涨,民众的生活成本增加,甚至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而中国的进出口也将受到很大打击,许多国家可能陷入困境。这种局面如果持续下去,甚至可能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历史上,美国在1929年发动的关税战就加剧了全球经济衰退,持续了四年之久。
对于这些挑战,中国已经做好了准备。中国可以通过多元化市场,拓展与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的贸易;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国产化率,尤其是在芯片、新能源车等关键领域;以及通过灵活的外交手段,重新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联合欧盟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
9月初以来,中美高层的互动频繁。先是中美防长通话,随后王毅与鲁比奥进行了对话。中美关系正在进入新的沟通模式,可能会对未来的国际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国防部长在与中国防长的视频通话中表示,美国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也不希望改变中国的政权。他使用“挤压”一词形容美国的战略,表明美国不想对中国实施全面压制。这为美国未来的行动留下了空间,但关键还要看美国是否会继续打“台湾牌”以及是否会采取新的军事部署。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经济已经密切相连。单边保护主义的做法不仅难以实现预期目标,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损害全球所有国家的利益。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中美应找到和平共处的方式,而不是走向对抗和脱钩。
发布于:天津市按天配资平台,国内股票配资,配资炒股评测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